数据中心机房搬迁及设备利旧方案
数据中心机房搬迁及设备利旧方案
一、项目背景与目标
为适应业务扩展需求,计划将现有数据中心机房整体搬迁至新场地,并在搬迁过程中对服务器机柜、冷通道、精密空调等核心设备进行利旧改造。同时,新机房需建设屏蔽环境,完善防尘防静电系统,确保搬迁后机房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合规性。
二、搬迁与利旧总体原则
业务连续性:分批次搬迁,关键业务设备最后迁移,确保服务中断时间≤4小时。
设备利旧:对可用设备进行性能评估、清洁维护,最大化资源利用率。
安全防护:搬迁全程防尘、防静电、防震处理,屏蔽机房建设符合国标(GB/T 12190-2021)。
标准化施工:遵循《数据中心设计规范》(GB50174-2017)及电磁兼容性要求。
三、搬迁与利旧实施方案
1. 服务器机柜搬迁利旧
前期准备:
制定设备标签体系,记录机柜编号、设备型号、端口连接关系。
备份关键数据,拆除冗余线缆,整理设备物理拓扑图。
拆卸与防护:
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(如防静电泡棉、铝箔袋)包裹服务器及配件。
机柜固定螺丝分类存放,标注原安装位置。
运输与安装:
采用气垫减震运输车,全程监控温湿度(温度15~25℃,湿度40%~60%)。
新机房按原布局恢复机柜位置,安装时使用水平仪校准,确保垂直度误差≤2mm。
2. 冷通道搬迁利旧
组件拆解:
分段拆卸冷通道顶板、侧板及密闭门,标注模块编号。
检查密封条完整性,破损部分更换为阻燃硅胶材质。
重组与优化:
新机房按热密度重新规划冷通道宽度(建议≥1.2m),优化气流组织。
增加红外感应自动门,提升密闭性。
3. 精密空调搬迁利旧
设备检测:
清洗冷凝器、蒸发器,检测压缩机润滑油状态,更换老化管路。
校准温湿度传感器,升级控制系统至最新版本。
安装调试:
按新机房负荷重新计算制冷量,调整空调机组布局(冗余N+1配置)。
安装减震支架,运行时噪声≤65dB,并接入动环监控系统。
四、新机房建设专项方案
1. 防尘防静电处理
环境清洁:
施工前完成新风系统初效+高效过滤器安装,洁净度达ISO 14644-1 Class 8级。
防静电措施:
地面铺设铜箔接地网,接地电阻≤1Ω。
设备安装前使用离子风机消除静电,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。
2. 屏蔽机房建设
屏蔽壳体施工:
采用2mm厚镀锌钢板焊接六面体屏蔽层,接缝处氩弧焊处理,屏蔽效能≥70dB(1GHz)。
墙体与屏蔽体间预留50mm通风隔层,填充防火岩棉。
屏蔽门安装:
选用双层电磁屏蔽门(刀片式弹性接触结构),门缝处贴覆铍铜簧片,门体接地电阻≤0.1Ω。
滤波器配置:
电源线安装三级滤波(截止频率10kHz),信号线采用光纤穿透+波导管隔离。
3. 机房装修与防静电地板
装修材料:
墙面采用彩钢板(防火A级),吊顶安装微孔铝板,透风率≥25%。
防静电地板:
铺设全钢抗静电地板(承载≥1200kg/m²),高度300mm,地板表面电阻1×10^5~1×10^9Ω。
地板支架底部灌注环氧树脂固定,预留线缆开口加装橡胶护套。
五、风险控制与验收标准
风险预案:
运输过程设备损坏:购买设备搬迁专项保险,备件库预留10%冗余设备。
静电击穿:搬迁全程湿度监控,局部加湿至55%±5%。
验收标准:
屏蔽效能测试:通过IEEE 299标准扫描法检测,1GHz频段达标。
空调系统:连续72小时满载运行,温湿度波动≤±1℃/±5%。
防静电地板:使用兆欧表检测,电阻值符合ANSI/ESD S20.20。
六、项目周期与预算
周期:总工期45天(含10天测试期),关键路径为屏蔽机房施工(20天)。
预算:设备利旧节省成本约35%,总费用控制在XXX万元以内。
七、总结
本方案通过精细化拆装流程、严格的环境防护措施及标准化屏蔽机房建设,实现数据中心安全搬迁与高效利旧,确保新机房具备高可用性、电磁兼容性及可扩展性,为业务长期发展提供可靠支撑。